【作者:司徒完满于2024-7-9】
7月7日星期天,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参观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在前一天的老同行聚会上,听老友高丹非特别提到这个不太为人熟知的博物馆。
他热情地告诉我,这个博物馆里有我外公司徒乔的名画《放下你的鞭子》。
这自然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决定在离京之前,一定要亲眼看看。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坐落在北新桥三条的一个传统格局的四合院里。如果不是用了高德地图的步行导航,我肯定找不到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检票口前寥寥几个人,这和中国美术馆前的长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出示了身份证件后,我顺利地得到参观券,怀着几分景仰之情走进了坐落在中式庭院里的博物馆。
华侨历史博物馆有四个大展厅。一层的展厅主要介绍了华人移居海外的几次浪潮,从秦汉到唐宋,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主要的移民浪潮是在近现代。
鸦片战争后,大批南部沿海村落的苦力被运往北美大陆,投入“淘金热”和修铁路的艰苦劳动中。他们挥洒血汗,含辛茹苦,有些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十九世纪后期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劳工就是这样的。
当年修筑太平洋铁路条件十分艰苦,据不完全统计,每一英里铁轨的铺建,就有一位华工由此丧命。
我在加拿大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枫骨中华魂》,讲述的就是那段华工的血泪史。
太平洋铁路将加拿大辽阔的领土联结起来,打通了东西部地区的屏障和隔阂,为加拿大联邦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因而,华人为加拿大的建国和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华人华侨在现代和当代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在海内外所起的作用,这些内容都在楼下的第二、三和四展厅。
二十世纪初,早期的中国革命时期,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的孙中山先生,把海外华人华侨称作“革命之父”。
华人华侨不仅慷慨解囊、出资出力,还亲身投入革命,从黄花岗起义、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后方支援的队伍中,都有华人华侨的身影。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家卫国,大批华人华侨参加滇缅公路的建设,为前线和后方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支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华侨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在日寇铁蹄下蒙受苦难的祖国奔走呼号,尽其所能地扩大宣传以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获得更多的外援。
我的外公司徒乔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了《放下你的鞭子》
1940年,司徒乔在马来西亚期间,著名导演金山等为筹集抗日经费来到此地,为侨胞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画家深受感动,抱病进行创作。
妈妈曾经告诉我,那一次主演王莹和金山由于日程安排得很满,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为外公做模特。
外公选择了街头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场景作画,突出了女主王莹满含热泪的双眼和扮演父亲的金山痛苦无助的表情,将对日寇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幅画成为抗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画作之一,至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再次看到外公这幅熟悉的画作,我感慨万千。
1950年,外公司徒乔和外婆冯伊湄,为了建设新中国毅然从美国辗转归国。
他的又一副代表作《三个老华工》就是在归国的轮船上画的。后来司徒乔在中国美院任教,还陪同宋庆龄女士参加了亚太和会。只可惜他肺结核复发,于1958年病逝。
在特殊时期,外婆冯伊湄被扣上“特嫌“的帽子,被抄家、连夜突击审查。
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的外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们放弃了海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归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换来的是没完没了的审查和批判,还被认为是“美国特务”。
她不堪忍受这样的冤枉和伤害,两次脑溢血都是在被连夜突审后。1976年1月,在周总理逝世的前一天,外婆与世长辞。她至死没有看到自己被平反昭雪,摘掉“特嫌”的帽子。
多年来,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也逐渐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尊重。
我看到华侨历史博物馆专门援引了加拿大前总理保罗·马丁(Paul Martin)的评价:
马丁总理将加拿大华人视为中加关系、乃至加拿大与亚洲的纽带,他认为华人“成功地把加拿大国际化了”。
作为加籍华人,我为此感到自豪。
马丁总理在任时,我曾陪同他和夫人对中国进行了官方访问。
2005年10月,马丁总理和加拿大第一个华裔女总督伍冰枝(Adrienne Clarkson)还接待了胡锦涛主席对加拿大的国事访问。那时中加关系如日中天,接待规格超出常规。
作为加拿大联邦政府翻译局的中英法语首席翻译,我有幸作为加方首席翻译和口译组组长,全程陪同了胡主席2005、2010年的两次国事访问,亲眼见证了中加关系的高光时刻。
移居加拿大三十五年来,我参加、主持和组织的华人社区文化活动数不胜数。
我曾荣任渥太华第一届龙舟大赛的主持人。还在2009、2010年将华人春节晚会成功搬上了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National Art Centre)的大舞台。
2023年6月23日,我荣幸地主持了在加拿大参议院大厅举办的反思《排华法案》百年纪念揭牌仪式,与加拿大总督、参议员、内阁部长、以及来自加拿大各地的侨领一起回顾华人在加拿大移居、创业、遭受歧视、捍卫和争取平等权利的光辉历程。
我出生、成长在北京,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在加拿大联邦政府任职二十余载至今。
能够坚持不懈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尽绵薄之力,是我深感骄傲的事。我衷心希望中加关系能够走出低谷,两国人民用血汗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能够世代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