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EWS 特派记者2023-3-10北京人民大会堂报道】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这一年度盛会,不仅关系中国自身的发展,对其他国家也有重要意义。其中,中国实施机构改革全球瞩目,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让世界通过中国两会了解到了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3月10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记者了解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记者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了解到,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这次中国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如何看待中国机构改革?
中国机构改革的亮点纷呈
这一轮机构改革可以看成是2018年中国机构改革的延续和纵深。上一轮中国党政机关的改革动作比较大,部门设立和撤并的比较多;相较而言,这一轮改革没有成立或裁撤国务院部门,在部门层面没有改变,而是在原有格局下,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现有各部门内部的职能。最典型的就是科学技术部的重新组建;还有为了应对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国家在人口负增长这样一个大变局下,将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从国家卫健委划入民政部,此前老龄工作存在多部门管理的问题,现在体制机制就理顺了。
亮点一:重新组建了科学技术部,并且组建了中央科技委员会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阐述得很明确,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实质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科技部成为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之后,职能上就出现了两个重大调整:一是进一步强化在宏观科技战略规划指导、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的建设,推进体制改革、资源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等职能,也就是更聚焦于宏观层面的管理。二是在中观层面,将属于不同行业的科技管理职能再度回归到相关行业部门,比如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划入农业农村部、生态科技工作划入生态环境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科技园区建设等职能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专局也要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亮点二:加强金融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也是本轮机构改革中一个重要变化。近几年,金融风险一直是中国重点关注的对象,中国一直在强化对金融领域的从严监管。2017年,国务院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18年银保监会合并,在此基础上,这一次新组建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等也纳入了强化监管的范围。
亮点三:国家数据局的成立
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是为了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希望进一步把数据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中央网信办原来有部分职能,是研究拟定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等,但网信办一方面要承担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努力方向不同,相互协调比较困难。改革之后,中央网信办的职责也更明确,就是行使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管的职能,而国家数据局则可以更加聚焦发挥数据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