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历史学者陈林瑞玲:《排华法案》百年,华裔加拿大历史的教训与成就

 

华裔不应忘记屈辱的历史,而值得庆祝的是,经过几代人的抗争,社区能不断繁荣发展。

 

题头图片:历史学者、活动人士、运动员、以及作家陈林瑞玲(Arlene Chan)女士。(本人提供)

陈林瑞玲(Arlene Chan) (新窗口)是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出生成长的历史学者、活动人士、运动员、以及作家。

她拥有多重身份,不过,在华裔社区,最受瞩目的是她几十年来对多伦多华裔社区的研究,并出版了七本专著,记述华裔历史以及唐人街文化与美食。

本周,加广中文记者通过视频采访了她,请她讲述自己多年研究华裔历史的感受。

加拿大华裔历史最黑暗的阶段

陈林瑞玲表示,从1923年到1947年,《排华法案》实施的24年是华裔加拿大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章。

究其原因,是当时加拿大种族主义盛行,梦想建立一个白色加拿大。华裔看上去和白人不一样,他们的服装,发型,肤色,食物都不一样,他们还用筷子。白人认为华裔不适合融入加拿大,不是当时政府、民众、媒体眼中加拿大人的样子。

引自 陈林瑞玲

华裔其实是最早来到加拿大的族裔之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修建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的劳工中,华裔超过了15000人 —— 当时,华人劳工以努力、听话、且工资低廉著称。

因为这条铁路需要穿过落基山脉,很多路段需要爆破施工,而华裔往往被派去完成那些最危险的任务。

加拿大后世历史学家对华裔劳工在修建太平洋铁路过程中死亡的人数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从600人到4000人不等。

 

李桂换的父亲Gin Lee人头税证明上的照片。
 

华裔艺术家李桂换的父亲Gin Lee人头税证明上的照片。

1885年,太平洋铁路修建完成。但在同一年,加拿大政府开始向华裔劳工征收人头税,意图就是不希望他们留下来,在加拿大扎根。

针对华裔的人头税几年间从50元上升至100元,最后竟高达500元 ——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温哥华可以买两栋房子。

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前来加拿大的华人的脚步,很多华人借贷缴纳人头税,之后很多年在加拿大打工还债。

这是因为当年华裔的主要来源地广东,正经历地震,饥荒,战乱,腐败,民不聊生,所以,加拿大代表着机会。

华裔劳工也把辛苦打工赚来的钱寄回家乡,成为家中经济的重要来源。

为了彻底阻挡华裔来到,1923年的7月1号,加拿大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个针对某个族群通过的种族歧视法案。

 

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华裔从未停止抗争

陈林瑞玲表示,《排华法案》通过之后,华裔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再庆祝七月一日加拿大国庆日,还称其为羞耻日,认为这是对华裔整体的羞辱。

由于《排华法案》,华裔没有公民权,没有投票权,也不可以进入专业领域,比如成为医生、律师,或是担任政府公职,甚至不许进入游泳池等公共设施。

这期间,一直集中在BC省的华裔逐渐沿着太平洋铁路向东迁移,寻找对华裔歧视没有那么严重的地方落脚 —— 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无论多么偏远的小镇上,都可能有华裔开的餐馆、洗衣店、和咖啡馆。

《排华法案》造成华裔骨肉分离二十多年,导致华裔社区完全变成一个单身汉社区。以多伦多社区为例,当时华裔的男女比例是18比1。

那段日子,华裔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同时,改变社区处境以及对不公正法律的抗争从未停止。

华裔社区在加拿大地位的转机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百名年轻华裔决定加入军队,愿意以生命来保卫加拿大,也希望以此带来对华裔社区的公正。

二战结束后,华裔继续游说政府,1947年,加拿大终于废除了《排华法案》,华裔随即可以成为加拿大公民,并拥有投票权,并产生了第一位华裔联邦议员

Jean B Lumb
 

加拿大争取华裔权益的先锋人物林黄彩珍(Jean B Lumb) 。(家人提供)

陈林瑞玲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争取华裔权益的先锋人物林黄彩珍(Jean B Lumb) 。

林黄彩珍1919年出生于BC省,16岁来到多伦多谋生,并拥有了自己的杂货店。

后来,她因为嫁给了出生在中国的丈夫,一度失去了加拿大公民资格。

六零年代,她带头抗争,推动加拿大取消移民法案中对华裔不公平条款。

她是第一位得到加拿大总督勋章的华裔女性,也领导了最早的拯救唐人街行动。

因为这些抗争,六零年代末,华裔和其他族裔一样可以通过打分制移民加拿大,加拿大迎来了来自台湾和香港的移民。到了九零年代,中国国门打开,更多华裔移民来到加拿大。

 

纪念《排华法案》一百年,我们值得庆祝的是,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从早期的黑暗岁月中走了很远。包容、多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不是意外发生,也不是政府提议,而是我们以史为鉴,从太多历史经验中学习得到的。

引自 陈林瑞玲
Jean B Lumb and family
 

陈林瑞玲的全家福,中间左三是她的母亲林黄彩珍(Jean B Lumb).(本人提供)

不应忘掉历史教训

 

这些年来,陈林瑞玲坚持在多伦多的学校以及公共图书馆等地方办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华裔在加拿大历史上的遭遇,她把这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她表示,连很多华裔都对自身的屈辱历史不大了解 —— 或者因为当下华裔移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但不应该忘记,是过去几代人努力抗争的结果。最近几年疫情期,针对亚裔的仇恨歧视上升,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忘掉历史。

 

我想提醒大家,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人们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加入这里的原住民,寻找更好的生活,华裔是当中的一个,为现在加拿大成为最受移民欢迎的国度奠定了基础。

引自 陈林瑞玲

她在最后表示,华裔现在能生活在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职业,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华裔历史的课程,这一切都让她对华裔社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1945年,三位参与163部队远东行动的加拿大华裔士兵,从左至右Loucy King, James Wong, 和Norman Lowe。

1945年,三位参与163部队远东行动的加拿大华裔士兵,从左至右Loucy King, James Wong,

和Norman Lowe。

转载自RCI,Yan Liang
金宏
Author: 金宏

本栏目编辑简介: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CC.NEWS主编,现代汉语研究生学历,早年曾为摄影记者。 CC.NEWS 是加拿大较早以文字、视频、图片三位一体同步即时报道属地新闻,具有独立域名网站并于联邦登记注册的自创型数字融媒体平台;发布内容全球可见。